新闻公告

News

首页 · 新闻公告 · 北邮要闻 · 正文

2011年北京邮电大学“十大教育新闻”、“十大教育人物”热评结果揭晓

发布时间 : 2012-01-12 15:31 出处 : 党委宣传部

经全校师生在“邮苑之声”网站为期6天的投票评选,2011年北京邮电大学“十大教育新闻”、“十大新闻人物”热评结果揭晓。

本次投票截止于2012年1月11日,全校师生通过学校主页、办公布告栏、北邮人论坛、北邮官方微博等链接途径,积极参与。

十大教育新闻

1、经国家批准,北邮正式启动了"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建设;北邮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功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稳步推进。

【学科建设支撑材料: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荣誉。廖建新教授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荣获教育部"创新团队";新增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校新增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和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软件工程"学科成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与大唐电信、中国联通、四川九洲电器集团联合申报的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得教育部的批准,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顺利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在全国博士后流动站的评估中被评为"优秀",使学校的学科覆盖面和学科总体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新的合作办学专业--物联网工程获教育部批准开办。】

2、北邮有12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第7人次成为973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科研工作支撑材料: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项目申请中,就有118项研究项目获得资助,军工科研新立项目69个;学校新承担了8个千万元以上的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总经费超过了四千六百万元的新高度;军工科研合同总金额比去年增长118%,比十一五同期增长234%;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取得了重大突破, LivingLab项目在国际上的合作地位得到了确认;学校的横向协作科研也超过历年,超越了一亿三千万元的新高度。"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专项是我国通信技术领域中唯一的重大专项,北邮在这一专项中通过技术评审获准立项数位于全国高校之首。北邮被检索论文2289篇,其中SCI检索410篇,EI检索612篇,ISTP检索1263篇。以北邮张平教授、马华东教授、廖建新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无线通信网理论与技术"创新研究群体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这是北邮自2008年孟洛明教授团队之后获得资助的第二个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3、为配合"教学质量年",北邮开展了"名师讲堂"、教学观摩评比、"质量工程"建设成果展等系列活动,并在多方面成就显著。

【教学工作支撑材料:"网络工程"和"物联网工程"两个专业成为第七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信息安全专业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入选为"卓越计划"专业;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得教育部批准;1本教材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7本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级精品教材;卞佳丽、桑林两位教授获得第七届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奖;吴国仕教授荣获"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十佳兼职教授"称号;世纪学院华卫兵教师荣获"2011年第五届北京民办教育园丁奖";北邮信通院教学满意度位列全国十大院校榜首;北邮承办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北京赛区组织工作荣获"优秀组织奖";2011年度年度我校共计有1356人次获得各类竞赛奖励(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1年12月30日)。其中,221人次在国际性竞赛中获奖,311人次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824人次在市级竞赛中获奖。世纪学院在各类竞赛中获得6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体育竞赛方面, 2011年,北邮在全国及北京市大学生武术锦标赛、乒乓球锦标赛等赛事中,共获得个人及团体冠军43项,亚军19项,季军26项。】

4、北邮启动了"智慧校园"工程,竣工投入使用的总建筑面积达到了九万多平方米。

【校园建设支撑材料:完成了"北邮通"一卡通项目的平台建设和应用建设;校园基础设施和楼宇建设有了新的进展;整体完成了数字电视改造,改善了后勤保障服务及硬件设施;新建的学生食堂、学生公寓、科研大楼、供暖管网改造等项目相继投入使用;小西天校区拆迁工程已经全面展开;沙河新校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已经为明年开工建设作好了一切准备, 和谐校园建设呈现出新的良好局面。】

5、在"2011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中,北邮以25,600条新闻报道数量位列第25名。

【社会评价支撑材料:经济管理学院被欧洲权威商学院排名机构评为"中国地区杰出商学院"第16名、荣获2011"中国市场最具领导力EMBA"国内新增EMBA院校第一、荣获"中国十大MBA教育学院"殊荣、入选2011年中国十大品牌商学院;北邮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Eng-PM)首批荣获美国PMI GAC 国际认证授牌;北邮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过2010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北邮科技处被评为"十一五"高校科技管理优秀团队;北邮出版社5个出版项目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北邮荣获"2010年度北京地区学位授予信息报送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北邮学报》(自然版)网站在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网站评比中获优秀奖、《北邮学报》(自然版)在2010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学校获得"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软件学院荣获"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人才培养贡献奖";世纪学院荣获"2011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独立学院"称号;世纪学院荣获"北京市无偿献血优秀组织单位"。2011届本科生毕业生、研究生就业率持续坚挺,名列前茅。】

6、北邮组织成立了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进行全方位合作的高校联盟--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北邮党委书记王亚杰任北京高科理事长。

【协同创新支撑材料:北邮改革办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协同创新的战略举措。党委王亚杰书记主持了召开了第五届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并作大会总结;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易芝玲博士莅临学校商谈协同创新事宜;北邮与国机集团牵头联合52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中国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航工业长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与北邮天然气加注集成控制系统联合研发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截止到目前,北邮《专家建议》采用数占教育部上报总数的20%,以其高采用率和高质量,名列教育部科技委各学部及十三个战略研究基地前茅。】

7、北邮连续三年举办了大学生创新实践成果展示交流会暨创新论坛,参展项目数量逐年递增,影响逐年扩大,已成为北邮创新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支撑材料:2011年参展项目达到144项,分为15个主题展区进行展示,累积参观人数达到8383人次。其中,两个创新项目入选由教育部和科技部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展示项目;七个创新项目受北京市教委邀请参加了北京第八届国际教育博览会"高等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主题展;一个创新项目荣获第二届中国-东盟国际青年创新大赛产品设计组金奖。另外,在首都"挑战杯"、全国高校电子商务挑战赛和我校"创新奖"等竞赛中也屡创佳绩。】

8、拥有知识产权195件,其中发明专利115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7项。

【产学研用支撑材料: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领域,北邮作为项目首席共牵头了3项,经费超过1个亿;另外,北邮参与申报广东省产学研项目中共有3项获得了资助;2011年,学校新成立了5个校企科研型联合实验室;成立了北京北邮信息网络产业研究院;北邮先后与北京市技术市场办公室、天津市滨海区、湖南省长沙市、浙江省杭州市、海南省等进行了合作交流与科技成果转让推广;北邮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世纪学院成为国家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数字产品研发基地。】

9、北邮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斐济南太平洋大学签署共建孔子学院协议,并派中方院长赴任。

【国际合作支撑材料:从2008年国际学院有了第一届毕业生以来,共有4届1232名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走向国内外知名大学和企业。在七年办学实践中,联合培养项目先后通过了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复核评估、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学会(QAA)教学质量评估和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的专业认证评估。世纪学院继上年成为北京首家获得接受留学生资质的独立学院之后,2012年9月迎来了北京独立学院的第一批外国留学生,来自韩国庆云大学管理专业的学生开始了在世纪学院的留学生涯】

10、北邮荣获北京市庆祝建党90周年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第二届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奖评选特等奖等殊荣。

【党建工程支撑材料:校党委共组织21个学生党支部开展红色"1+1"活动,参与人数7500余人,其中一个党支部荣获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二等奖;世纪学院获北京市"优秀志愿团队"称号并获自主组建西部阳光志愿团队资格;"追寻党的足迹"主题党日活动69次、红歌比赛30余次、主题演讲10余次;北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河北涉县革命老区揭牌。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2008-2010年度学会工作先进单位;;中央六部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网上作品大赛最佳组织奖";学生党员骨干培训学校荣获2011年"北京市优秀党建工作创新项目"荣誉称号;北邮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获北京市教工委督查组好评。】

十大教育人物

1、叶培大: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北邮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通信科技界泰斗、著名微波通信与光纤通信专家、杰出的教育家,其生前致力于筹划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北邮的教学科研和国家的通信事业建设鞠躬尽瘁。

2、周炯槃: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信息论研究的奠基人、通信理论的学术泰斗、通信网络理论的开拓者、德高望重广受爱戴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在去世前他将全部存款200多万元捐献出来作为学校的教育基金。此前,他把自己获得的教育部优秀教材特等奖奖金全部捐献给学院设立"信息工程特别奖学金"。

3、郭军:郭军教授在《Nature》的《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论文"An Activation Force-based Affinity Measure for Analyzing Complex Networks",其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论文获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4、张平:张平教授带领科研团队获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作为"自适应无线传输及组网新技术"成果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2011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其领导的实验室在教育部组织的信息学科27个部重实验室评估中,跻身4家获评优秀的实验室行列。

5、纪越峰:纪越峰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国家973计划项目"面向宽带泛在接入的微波光子器件与集成系统基础研究"获得科技部批准立项。纪越峰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研究成果"大容量多粒度光传送技术创新与系统应用"获得2011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6.徐坤:徐坤教授牵头承担的国家863计划"光子集成技术与系统应用"主题项目的课题6"基于PIC的实验系统、业务应用与评测技术"获得批准。这是北邮"十二五"开年以来首获的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

7、马华东:马华东教授负责完成的科研成果"传媒业务协同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11年度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得2010年度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奖,所负责物联网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8、杨放春:杨放春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融合业务支撑环境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9、马严:马严教授获得IEEE标准突出贡献奖。

10、廖建新:廖建新教授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入选2010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