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学校继续推进“两翼齐飞、四轮驱动”战略,实施“十个归位”的举措已初见成效,师生们用再塑北邮精神的行动镌刻着北邮的历史。自2006年以来,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八年来一直精心推出北邮年度十大教育新闻和十大教育人物的评选,受到师生鼎力支持。本次评选活动根据各单位、各部门报送,分别挑选了候选新闻14条、候选人物17位,供广大师生投票(候选新闻和候选人物排序不分先后)。全校师生通过学校主页、办公布告栏、北邮人论坛、北邮官方微博等链接途径,积极参与为期七天的投票,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十大教育新闻”、“十大新闻人物”热评结果揭晓。投票结果请详见:
http://211.68.71.130/news/vote1/votedetail.asp
http://211.68.71.130/news/vote2/votedetail.asp
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度“十大教育新闻”
1、北京邮电大学沙河校区开工:2012年9月16日,北邮人期盼十年的沙河校区破土动工,极大地拓展了学校发展空间,是学校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成为北邮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目前已经取得了三个单体项目立项批复、一个项目的项目建议书批复;完成了沙河一期电力、燃气、给水、雨、污水、中水管线咨询,正在进行市政管网综合方案和立项申报;取得沙河新校区一期858亩征地用地批复;学生公寓已经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地基及地下工程的紧张施工。
2、荣获2012“最具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的世纪学院被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共参加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比赛共21项,在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4个二等奖和3个三等奖,获奖人数21人。世纪学院在全国高校优秀动漫游戏作品教学成果展中获奖。学院党建和思政工作成果在教育部评优中获优秀奖。世纪学院“全国移动互联网创新教育基地”获批成为工信部首批基地。
3、北京邮电大学全面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北邮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等企业联合建设的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得教育部批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顺利完成教育部专家组进校实地考察验收工作。“语言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实行提前毕业设计试点工作,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环节,推进了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首批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开展学生创业训练与实践,通过举办大学生创新实践成果展示交流会暨创新论坛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大力培养创新人才。
4、北京邮电大学创建高校第一个eID示范应用试点:2012年,北邮承担了863课题“基于eID的典型示范应用”。该课题是科技部“十二五”网络安全重大专项“网域空间身份管理与应用技术”重大项目的示范应用课题。eID即电子身份证(Electronic Identity),是指可以在网络空间唯一标识一个用户身份的一串电子信息。目前全校师生发放eID USBkey超过2万个,可以用于注册账号、登录系统、重置密码等操作,从而体验eID对保护个人隐私、建立诚信网络的重要意义。北邮成为全国高校第一个eID示范应用试点单位,eID的推广与使用为网络身份管理奠定了基础。
5、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五年一次的信息领域的评估:“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优秀类实验室复评资格;“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刚刚挂牌就参加了评估,获得“良好”的好成绩。2012年,北邮牵头申请的“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了答辩,正等待国家发改委的立项批复。另外,北邮参与的两个工程实验室也通过了答辩,这将进一步提高北邮基地建设的质量。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实验室数量的角度来统计,北邮位列全国高校的前二十名。
6、北京邮电大学又有一项973项目获得批准立项:北邮主持的973计划项目“社交网络分析与网络信息传播的基础研究”获科技部批准立项。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为校长方滨兴院士。至此,北邮在信息技术领域已经连续6年以项目主持的身份获得973计划的资助,民口973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的前二十名。
7、北京邮电大学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最多,居全国大学首位:在2012中国大学标准创新贡献奖排行中,北邮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最多,居全国大学首位,体现出较高的标准化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北邮在“2012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中,以北邮向媒体提供的稿件数量及新闻媒体对北邮的新闻报道数量总和32400篇(去年25600篇)蝉联第25位。
8、北京邮电大学学生竞赛成果斐然:2012年,北邮共计有1563人次获得各类竞赛奖励,其中275人次在国际性竞赛中获奖,361人次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其中,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北邮有18个队获一等奖,有63个队获二等奖,名列我国高校的前茅;在第37届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国内选拔赛和亚洲区预赛中,北邮再度入围世界总决赛。获得国际武术锦标赛冠军的研究生孟庆顺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助理接见。2012年,北邮研究生就业率继续保持100%,本科生就业率99.27%。
9、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创新活动形式,着力打造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十个一”工程:(1)引航工程:十八大以来,党委中心组每周举行一次中心组理论学习活动,领导身先士卒,铸实信念,示范全校思想政治理论学习;(2)微党课工程:每位评论员一日一博带动北邮官方微博6万粉丝关注十八大,以微党课形式拓展学习空间,日前依然领跑“首都百万师生微党课”主责日粉丝量;(3)亮点工程:每个工作日在学校布告栏发布一条十八大报告亮点解析,点点滴滴启发人;(4)理论工程:平均每个工作日在学校布告栏发布一篇十八大报告理论透析,入木三分引领人;(5)醒目工程:平均每个工作日在学校布告栏或北邮官方微博发布一幅学习十八大相关图片,直观入目吸引人;(6)实践工程:每个党支部举行一次学习十八大下基层实践活动:以行业技能服务社会;(7)红书工程:每位党员人手一册十八大报告和新党章,以原汁原味的学习带动自觉自愿的理论提升;(8)权威解读工程:每位党员平均一周参加一次北邮“红旗飘飘”网上十八大学习报告会,以权威解读经典;(9)培训工程:每个分党委举行一次十八大学习培训,以集中学习统领分散学习;(10)“务实安校”工程:每个北邮人投入一次“务实安校”行动,把“崇尚奉献 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落地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以实际业绩践行十八大精神。
10、北京邮电大学集中优势资源,成立“叶培大学院”:2012年5月,北邮选拔出96名学生组建成3个实验班,实施导师制,为每一名入选学生配备导师,逐步开展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度“十大教育人物”
1、杨放春:杨放春教授主持完成的“融合业务支撑环境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杨放春教授团队获得“基于用户偏好Web服务的提供方法”、“一种服务定位方法”、“一种SIP消息洪泛攻击的检测方法”、“一种网络脆弱性评估方法”、“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脆弱性分析方法与系统”、“一种支持WEB业务和多浏览器的SIP软终端的工作方法”、“一种支持融合网络业务的云平台及其工作方法”等七项各类专利。
2、马华东:马华东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传媒业务协同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获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王文博:王文博教授等承担的“异构无线网络的协同通信技术”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作为第一负责人完成的《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多方位协同融合培养通信工程高水平人才》获2012年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担任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负责人,并派出北邮第一批本科生到中心完成了专业实习。
4、张平:张平教授获得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自由申请类)项目资助,这是北邮首次获得该类项目的资助;张平教授参与完成的TD-SCDMA关键工程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5、郭军:郭军教授、徐蔚然副教授和陈光副教授指导的小组在信息检索领域国际权威评测TREC2011中获得实体检索(Entity)任务和微博检索(Micorblog)任务全球第一名。
6、蔡安妮:蔡安妮教授团队在视频检索领域的权威国际评测TRECVID2011中,由赵志诚老师指导的小组获得了语义视频自动搜索任务(Known-item Automatic Search)第一名。
7、纪越峰:纪越峰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光电交叉联动与跨层灵活疏导的光传送技术及设备”获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三横三纵、四位一体通信技术教学模式和创新平台的探索与实践”获2012年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担任首席专家的863“全光网”项目批准立项实施,受聘为“十二五”国家宽带网重点专项专家组专家。
8、张佳鑫: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张佳鑫被评为2012年度“感动海淀”十大文明人物。
9、邓中亮:邓中亮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863主题项目“城市室内外高精度定位导航关键技术与服务示范”正式获得科技部批准立项并启动,这是北邮十二五期间主持的第一批863主题项目,也是北邮在863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第一次牵头负责的重大科技项目;邓中亮教授负责的“室内外高精度无缝定位关键技术研究与原型系统研制”项目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鉴定结果为国际领先水平。
10、徐坤:徐坤教授等承担的“超宽带微波光子信号处理与链路的基础研究”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徐坤教授被评为“北京高校2010-2012年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