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News

首页 · 新闻公告 · 北邮要闻 · 正文

北京邮电大学专家就网信办发布“微信十条”接受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采访

发布时间 : 2014-08-14 18:18 出处 : 国际学院

8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简称“微信十条”),要求用户实名注册,公共账号审核备案,对时政新闻发布的资质作出了规定,并且明确了违规之后的处罚办法。为此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院长、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晓教授接受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对话”等栏目以及新华网的采访,就“微信十条”的相关规定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李欲晓教授认为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已经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网络谣言、诈骗等违法犯罪。由于即时通信工具通常都是以朋友或者熟人为交流对象,用户之间由于有了线下的直接接触,相互之间可信度较高,因此对于即时通信工具传播的内容信任度也相对较高,加之信息生产方便快捷、传播迅速成裂变式增长,容易成为谣言传播的土壤,从而也更容易给网民的切身利益造成了损害,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构建一个稳定的、健康的、可信赖的环境,而这个环境首先是靠法律环境的构建。

李教授认为“微信十条”的出台彰显政府的新型管理智慧,在守住“七条底线”前提下,充分放权平台运营商自治,责权明晰,既能规范管理监管对象,又尽可能减少对微信原有生态的干预,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和平台运营商的权益。该规定授权给企业承担网络空间治理责任,让社会的网络空间治理主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去弊存利、去伪存真,让即时通信工具更好的发展,也为我们的生活空间更真实、更干净创造了条件。

媒体链接

《焦点访谈》:http://news.cntv.cn/2014/08/07/VIDE1407412561935598.s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