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我校隆重召开60周年校庆工作总结会。全体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参加了会议。
会议在《北京邮电大学60周年校庆工作回顾》视频中拉开序幕。伴随着悠扬的背景音乐,与会人员全神贯注地观看着视频,当校庆筹备和开展过程中的一幅幅画面、一幕幕场景、一组组数字在屏幕上定格时,大家无不沉浸其中,激动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副校长赵纪宁对学校60周年校庆工作进行了总结,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分享了自己“三苦三甜”的工作感悟。他提到,60周年校庆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功,这是一次次感动的叠加,是一滴滴汗水的汇聚,是参与筹备工作的全体干部师生无私奉献与全心投入的完美展现。他用浓缩的四个字“感谢有你”向大家表达了由衷的谢意。
校长乔建永向所有为甲子校庆做出贡献的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真诚的感谢。乔校长表示,60周年校庆圆满收官,社会各界、广大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对校庆给予了高度肯定。冷静的回顾和总结一年多来我们开展的一系列校庆活动,可以说甲子校庆达到了提高学校声誉、汇聚各方资源、弘扬优良传统、传承北邮文化的最佳功效。乔校长讲到,要永远铭记文化的力量、学术的力量和尊师重教的力量是托起这次校庆走向成功的力量之源。要格外珍惜这次校庆留下的宝贵财富。乔校长强调,文化的力量、学术的力量和尊师重教的力量来自于60年来一代代北邮人积淀下来的“信息黄埔”文化,来自于遍布全世界的20多万北邮人,来自于包括大家在内的全校师生员工,它们是推动北邮各项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只要我们紧紧依靠这些力量,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将“校庆工作作风”发扬光大,北邮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北邮的事业就一定会一步一步走向新的辉煌!
校党委书记王亚杰对校庆精神进行了深入阐述和总结,并分析了校庆之后学校面临的主要任务。王书记谈到,学校60周年校庆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校庆活动的简朴、隆重以及它所体现的北邮特色文化和精神赢得了海内外嘉宾和广大校友的广泛赞誉。王书记说,学校60周年校庆是简朴热烈、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校庆;是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校庆;是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校庆;是传承精神和弘扬文化的校庆。王书记讲到,要凝练、弘扬和传承北邮文化。要继承和发扬校庆精神,把校庆期间的精神风貌转化为工作常态,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要以校庆为新起点,按照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思路,积极推动综合改革进程,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王书记强调,60周年校庆落下帷幕,它已经成为北京邮电大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让我们把对母校的热爱转化为勤奋工作、发奋学习的强大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创北邮第二个甲子的辉煌!
一甲子滋兰树蕙,六十载桃李芬芳。甲子校庆,不仅昭示着北邮60年的奠基与创业,更召唤着北邮未来的传承与创新。让我们坚定信心、砥砺奋进,以实干去赢得下一个甲子的辉煌与光荣!
.jpg)
.jpg)
.jpg)
.jpg)
.jpg)
附:王亚杰书记讲话
总结校庆精神,凝练北邮文化
同心协力续写北京邮电大学下一个甲子的辉煌
王亚杰
(2015年10月30日)
同志们:
在全体师生员工精心准备、顽强拼搏和团结一致的努力下,按照“简朴热烈、注重特色、凝心聚力、以庆促建”的既定原则,学校60周年校庆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校庆活动的简朴、隆重以及它所体现的北邮特色文化和精神赢得了海内外嘉宾和广大校友的广泛赞誉。
60周年校庆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校庆系列活动只是载体,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庆活动,弘扬传统,彰显特色,凝聚人心,再铸辉煌。我们的校庆做到了隆重热烈而不奢华,达到了以庆促建的预期目标。一是进一步总结了办学经验,整理了学校历史文化遗产,充分展示了办学成就,学校的知名度与社会美誉度得到提高。二是增强了和校友及社会各界的联络,为学校未来发展争取到了更多的社会资源。三是推进了校园基本建设,育人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四是凝聚了人心、振奋了精神,全校师生员工爱校荣校意识和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增强。从这个意义上说,60周年校庆不仅仅是时间点上的庆祝和纪念,而是学校新的历史开端,是我们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世界著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迈进的新起点。
2015年学校完成了五件大事:一是胜利召开了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了未来五年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二是学校章程获得了教育部的核准。章程是北邮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章程的贯彻实施对健全和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推进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依法治校,科学发展具有关键意义,是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世界著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制度保障;三是制定了学校的综合改革方案,为下一步学校教育事业综合改革指明了方向。四是我们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沙河新校区顺利投入使用,我们的甲子钟伫立在新校区,预示着我们开启了北邮第二个甲子的新篇章。第五件大事,就是我们刚刚结束的60年校庆。
借此机会,我讲两个问题。
一、对学校60周年校庆的几点感想
1.是简朴热烈,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校庆。我们没有庆祝大会,没有豪华宴会,没有花费一分钱的办学经费,有的是每人30元的特色餐券,有的是简洁隆重的三老雕像落成,有的是一台通过众筹并由师生自编自演的大型文艺晚会,有的是国际大学校长论坛等一系列学术活动,和一个一个别开生面的班级聚会。师生、校友、老同志是主体,通过简朴而热烈的活动,充分发挥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的主人翁精神,使得校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2.是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校庆。60周年校庆是崇尚奉献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的生动体现。为了办好校庆,大家精诚团结、不讲报酬,忘我工作、不计得失。数不清的校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默默无闻地奉献在校庆活动的各个角落,有时连吃饭时间都没有,他们毫无怨言,以一腔浓浓的爱校之情,无私奉献。校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而且很多工作我们过去没有做过,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但各部门、各单位的同志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团结协作,相互补台,表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毫无疑问,校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必将成为校庆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3.是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校庆。创新是北邮校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北邮人的传统。本次校庆处处体现了创新的思想。校友们反映,这次校庆处处有创新、时时有亮点,简直是眼花缭乱。创新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创造力和想象力,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同时,校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深知细节决定成败,整个活动中精益求精,细致入微,追求卓越。在大家的努力下,校庆活动突出了北邮的特色,形成了北邮的风格,给中外来宾、给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
4.是传承精神和弘扬文化的校庆。这次校庆的精神成果丰硕,影响意义深远。虚拟校史馆的开展,回放着北邮60年的光辉历程与荣耀;校园里矗立起三老塑像,让大师的学术思想和崇高品质永远为后学敬仰;沙河新校区的甲子钟巍然屹立,见证着下一个甲子北邮人为之奉献的国脉所系的事业;《传邮万里》在校园里传唱,让每一个北邮人永远铭记学校的使命与光荣,这些都成为北邮独特的校园文化载体,将北邮人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使北邮的校园文化底蕴更加厚重。
二、校庆之后面临的主要任务
校庆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当天的活动,它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回顾学校办学历程,展示发展成就,抒发师生情谊,凝聚社会力量,共商学校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也是增强北邮人凝聚力、自豪感和归属感的重要平台,更是学校下一下甲子再创辉煌的新起点。借此机会,我谈三点意见。
1.凝练、弘扬和传承北邮文化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大学文化是全校师生员工所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大学文化促成了师生员工的责任心和自豪感,并且具有历史的传承性。一些世界著名的大学之所以长盛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并成为一所大学的精神支柱。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这次校庆活动中,我们的所有活动都是以北邮精神为内涵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发扬北邮精神的豪迈的展现过程。
三老雕像的落成揭幕,回顾和总结了三老的教育思想和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执着奉献的人生理念,为的是让北邮的师生永远传承老一辈大师身上表现出来的凝聚历代北邮人的崇高风范和优良品质;校庆期间为建校之初就在学校工作目前仍然健在的第一代建设者们颁发“建校60周年纪念章”,为的是永远铭记北邮的奠基者、创立者和开拓者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北邮建校60年来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北邮人物志(教授篇)》的出版,为的是铭记那些建校初期的北邮人,把他们在教学科研活动中每一项刻意求新的创举,辛勤耕耘的收获,情感执著的追求,以及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的精神,薪火相传,成为北邮人传承正能量,弘扬高品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铭记在心,启迪后学;校歌《传邮万里》的正式发布,为的是让学校校风、校训、精神的内涵在北邮校园里广为传唱,激励和鼓舞每一位北邮人执着地追求和奉献于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
将60年周校庆的一个一个的片段,汇集起来,提练和升华为学校特有的以崇尚奉献、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在下一个甲子乃至更长的时间去发扬和传承,让包括所有校友在内的每一代每一位北邮人时刻铭记自己的历史使命,那就是铭记“厚德博学 敬业乐群”的校训,将“崇尚奉献、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代代传承。具体来讲,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结合起来,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建设等方面工作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学校文化的软实力。
2.继承和发扬校庆精神,把校庆期间的精神风貌转化为工作常态,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校庆的成功就在于大家以崇尚奉献追求卓越的态度和理念去工作,校庆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北邮60年办学形成的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精神就是能吃苦、肯奉献,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校庆成功的根本,也是今后北邮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精神财富。今后的工作中,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都要秉承校庆期间表现出的精神风貌,切实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营造崇尚奉献的大学服务文化,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保障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3.以校庆为新起点,按照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思路,积极推动综合改革进程,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60周年校庆的激动和辉煌已经过去,学校第二个甲子的征程已经开启。在经历了盛大庆典之后,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当前,学校面临的形势还很严峻:我们缺乏具有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的学术大师,中青年杰出后备人才数量不足,职能部门管理效率和协调配合水平不高,校园面积狭小、场地资源紧张的困境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际化办学水平也有待提高,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和解决。要实现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世界著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全校师生继续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在此我强调几点:
第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认真学习和严格贯彻学校章程,使得学校的决策机制更加民主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务实高效,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第二,科学制定学校十三五规划。目前学校《中长期学科发展发展规划》、《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校园基本建设规划》已经完成。在此基础上,要认真总结和评估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情况,根据学校实际,科学制定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注重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操作性,提升通过规划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和统筹推进的能力,为十三五期间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大力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已经制定完成并上报教育部备案。未来一段时间,学校要根据综合改革方案,抓住“争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行动计划”的机遇,进一步做强优势学科,构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新学科体系;按照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培养全体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三位一体”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以加快提升原创性和突破性科技成果产出能力为核心,在服务和引领行业产业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并不断拓展自身发展空间,提升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与激励机制,逐步形成完善的人才工作支持体系和组织协调机制,构建职业发展路径清晰、创造潜能竞相迸发、杰出人才不断涌现的制度和人文环境,形成保障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结构和发展体系。
第四,继续加大以沙河校区为重点的校区建设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学校多年的校园面积狭小、场地资源短缺的瓶颈。尽快完成沙河校区一期工程,保证三个年级本科生顺利入驻;推进各校区危房改造工程,努力改善教职工的居住条件。按照注重功能协调、学科优化配置和资源集约整合的思路,进一步合理定位各校区功能,充分发挥场地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
同志们,60周年校庆已经落下帷幕,它已经成为北京邮电大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让我们把对母校的热爱转化为勤奋工作、发奋学习的强大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创北邮第二个甲子的辉煌!
同志们,加油!
附:乔建永校长讲话
弘扬“信息黄埔”文化 汇聚精神与梦想的力量
乔建永
(2015年10月30日)
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校庆工作总结会。我首先向你们大家,并通过你们向所有为甲子校庆做出贡献的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真诚的感谢!
大家知道,校庆是推动学校发展、扩大学校影响的重要契机,对弘扬校园文化、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任何一所大学来说,校庆都是一件大事。2013年下半年,我们就开始考虑校庆的安排。我们把北邮的甲子校庆既看成学校发展历史的“里程碑”,更希望它成为北邮走向未来的“加油站”。甲子校庆是学校党委确定的2014年全年13项重点工作之一;2015年它继续被列为全年13项重点工作之一。其中,在2015年年初的党政工作要点中对校庆的要求是:坚持“简朴热烈、注重特色、凝心聚力、以庆促建”的原则,做好学校六十年校庆系列工作。将校庆与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结合起来,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校园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将以校风、校训和北邮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寓于六十年校庆的各项活动中,实现提高学校声誉、汇聚各方资源、弘扬优良传统、传承北邮文化的效果。
随着10月18日校庆文艺晚会的落幕,甲子校庆圆满收官。今天,冷静地回顾一年多来我们开展的一系列校庆活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党委对校庆工作的上述要求和部署已经得到了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北邮甲子校庆取得圆满成功!
校庆结束后,社会各界、广大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对校庆给予了高度肯定,网上更是好评如潮。北邮官方微信在校庆周的中国新媒体大数据平台排行榜上,一举攻下北京高校榜首;在《南方周末》发布的最新“中国高校微信排行榜”中,北邮官方微信挺进全国高校官微排名前五强。用当下一句时髦的话说:北邮火了一把!但这个火绝不是哗众取宠的“火”,传递的是满满的正能量。正如网上一篇文章描述的那样:北京邮电大学甲子校庆坚持庆祝活动节俭不铺张,氛围渲染不高调,学术文化高雅精深不偏离轨道。增强的是师生荣校爱校之情怀,增强的是北邮人对学校的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刻苦学习、努力成才的决心和信念,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最佳功效。
今天是校庆总结会,总结成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扬光大。校庆结束后,学校的各项工作将恢复到日常的有序运转之中,再没有了校庆活动那样的轰轰烈烈,但我们必须从这次成功校庆之中有所启迪、有所收获,并逐步把这些启迪和收获融入北邮文化,使其不断为我们的日常工作增添活力。我感到以下两点特别需要加以提炼和总结:
一是我们要永远铭记托起这次校庆、走向成功的力量之源。
从2013年开始,北邮的甲子校庆究竟怎么办?这一问题成了包括海内外校友在内的20多万北邮人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大家回顾一下这两年,特别是近一年来,围绕校庆我们开展的工作,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越来越向文化和学术聚焦,越来越向尊师重教聚焦,这是我们取得甲子校庆成功的关键之所在。文化的力量、学术的力量、尊师重教的力量是托起北邮甲子校庆的力量之源!
从创作校歌《传邮万里》,到为叶培大、蔡长年和周炯磐“三老”树立铜像;从建立“甲子钟”雕塑,到筹建数字化校史馆;从出版《北邮人物志》等书刊,到为老同志颁发“建校60周年纪念章”;从师生书画、摄影展,到“北邮附小”挂牌仪式,再到地方校友会会长会;从四部校庆宣传片,到 “邮传世界、电联未来”校庆文艺晚会。这些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保护和弘扬北邮的“信息黄埔”文化。
去年十月以来,我们高密度地举办了一系列校庆学术报告会。校庆期间,我们隆重举行了教育部、国家邮政局共建北邮现代邮政学院协议签字仪式暨现代邮政学院揭牌仪式,国内首家现代邮政学院在北邮诞生;我们举行了第七届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国际大学校长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30位校长以及6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我们举办了全国物联网与“互联网+”高峰论坛,“创业校友嘉年华”和“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揭牌仪式,校庆期间学校的科研基地和实验室纷纷向校友开放,等等。这些工作的目的,无一例外的都是要从学术的土壤里挖掘出校庆的原动力。
为迎接60周年校庆,激励教师倾心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学校面对一线教师,历时10个月,开展了大规模的“烛光”教学奖投票、评选工作。校庆晚会现场揭晓了校友奖教金获得者10人和“烛光”教学奖获得者10人。校庆期间,我们分别举行了“三老”学术思想研讨会,更新了院士长廊,举行了校外学生成长导师座谈会。这些工作折射出我们甲子校庆尊师重教的突出特色。
二是我们要格外珍惜这次校庆留下的宝贵财富。
校庆结束后,许多人说校庆为我们留下了部、局共建的现代邮政学院,留下了校歌,留下了“三老”的铜像、甲子钟、数字化校史馆,还有一系列珍贵的图书、影像校史资料,留下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好精神、好品格,更有美好的记忆,等等,这些都是校庆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其实,还有一项宝贵财富,那就是“校庆工作作风”,这是一种齐心协力、务实进取、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这种工作作风带来的结果是:份内的工作,扎扎实实,让大家放心;合作的工作,相互补台,让大家暖心;需要协调的工作,顾全大局,让大家顺心。
回顾校庆活动的前前后后,我们不仅每一个项目都组织的井井有条,而且项目之间也实现了高质量的相互衔接和相互呼应。这样一种效果靠的是把具体活动抓实、抓细、抓出特色,靠的是协调工作的前瞻性、高效率和连贯性。我知道,有的同志为了一项活动的尽善尽美,把已经形成的方案推翻80%,一切从头再来;有的同志默默守在校庆活动的幕后,竭尽全力保运行、千方百计保安全,把“配角”当得比“主角”还显得快乐;也有的同志为了协调不同时段和不同地点的活动多次被误解,仍耐着性子为各方补台,尽力保证校庆活动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这些例子所体现的正是成千上万北邮人在校庆活动中的工作作风。正是这种工作作风才使得校庆工作达到了让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们放心、暖心和顺心的结果!
以上就是我体会到的这次校庆给予我们的重要启迪和收获。我坚信,文化的力量、学术的力量和尊师重教的力量来自于60年来一代代北邮人积淀下来的“信息黄埔”文化,来自于遍布全世界的20多万北邮人,来自于包括大家在内的全校师生员工,它们是推动北邮各项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只要我们紧紧依靠这些力量,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将“校庆工作作风”发扬光大,北邮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北邮的事业就一定会一步一步走向新的辉煌!
同志们,校庆结束了,转眼间,2015年只剩下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了。希望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对照年初确定的全年十三项重点工作内容,继续保持“校庆工作作风”,踏踏实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收官工作,为实现学校全年的既定工作目标而共同努力!
最后,我再一次向所有为校庆活动付出努力的同志表示感谢!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