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4日-8日,我校大学生艺术团参加了2016年北京大学生音乐节器乐类比赛,最终在管弦乐、管乐、民族室内乐、西乐室内乐等五个项目的普通甲组类别比赛中获得金奖一项和银奖四项的优异成绩。2016年北京大学生音乐节是由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教委主办,面向北京市全体普通高校、独立学院、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等举办的学生艺术类最高赛事。音乐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大学生,展示高校艺术教育的优秀成果和当代大学生昂扬的精神风貌,注重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营造高雅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11月4日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进行的管弦乐(普通甲组)比赛中,大学生艺术团管弦乐团凭借《炎黄风情组曲》(选段两首)和《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两首曲目获得银奖。《炎黄风情》是由鲍元恺作曲的中国民歌主题的管弦乐组曲,曲风极富民族风情。《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是格林卡交响音乐的巅峰之作,曲风节奏明快,难度系数高,在指挥刘波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全情投入,完美地演绎出了乐曲的灵魂,赢得台下不息的掌声和评委的赞许。
11月5日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举办的管乐(普通甲组)的比赛中,大学生艺术团管乐团在指挥刘波老师的带领下以《“丢丢铜仔”狂想曲》和《REFLECTIONS》两首曲目获得银奖。《“丢丢铜仔”狂想曲》是一首流行于福建和台湾宜兰县的童谣,风格属于台湾汉族童谣,又称“宜兰调”;《REFLECTIONS》是一首风格独特的高难度交响管乐曲目,其中第二乐章的华尔兹展示了演奏员们扎实的技术功底和优秀的演奏能力。乐曲同时展现了乐团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给台下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乐团以高超的技巧、饱满的音色、优美的音乐线条、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获得了很高的赞誉。
11月6日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进行的民族室内乐(普通甲组)的比赛中,大学生艺术团民乐团在指挥翁镇荣老师的带领下凭借《丰年祭》和《江南情韵》两首曲目历史性首次捧得金奖。《丰年祭》是著名指挥家兼作曲家关迺忠根据台湾原住民最传统盛大的传统祭典“丰年祭”而创作的大型民族管弦乐曲目,描绘了台湾原住民庆祝丰收追念祖先的节日景象,整首曲目曲风欢快,节奏多变难以掌握,难度系数很高;《江南情韵》是著名指挥家兼作曲家杨春林根据传统江南丝竹编配的大型民族管弦乐曲目,描绘了江南早春的秀丽景象,曲风婉转悠扬,音准及声部之间配合要求非常高。在舞台上民乐团的同学们以完美的表现突破自我,将情感融入乐曲,用灵魂感受乐曲,以人心琴韵感染现场,征服了在场观众及诸位专家评委的心,受到广泛一致的好评。
11月7日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进行的西乐室内乐弦乐合奏(普通甲组)的比赛中,我校管弦乐团八位同学凭借《莫扎特D大调嬉游曲第三乐章》和《帕萨卡利亚》两首曲目获得银奖。嬉游曲不但是莫扎特所有嬉游曲题材作品中最受听众欢迎的作品,更可以说是作曲家青少年时早期创作中最具艺术价值、最能体现其创作灵感的优秀曲目。弦乐合奏的同学们发挥稳定,表现力丰富,赢得台下观众的一致掌声。
11月8日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进行的西乐室内乐铜管五重奏(普通甲组)比赛中,五重奏的五位同学第一次参加音乐节就以《法兰多拉舞曲》和《卡门组曲(选段)》两首曲目获得银奖。《法兰多拉舞曲》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名作《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中的最后一段,乐曲描写了在获得丰收后人民载歌载舞的欢庆场面。《卡门组曲(选段)》中《哈巴涅拉》表现卡门那热情奔放、放荡不羁的性格;《间奏曲》是第三幕开始前的间奏曲,表现霍塞与家乡的情人米卡爱拉的纯洁感情;《斗牛士之歌》节奏鲜明,表现了斗牛士那勇敢、高傲的形象。五重奏发挥充分、节奏准确、风格鲜明,烘托了现场的艺术氛围,使得台下观众的身体随着音乐自发产生律动,曲目结束后台下响起了持续的热烈掌声。
大学生艺术团管乐团、管弦乐团、民乐团自2016年3月以来积极备战此次大学生音乐节器乐类比赛,利用平时课余及周末时间,克服多校区办学的实际困难,积极排练,并牺牲暑期、十一等假期进行集训,师生们克服重重困难,不懈付出。大学生艺术团舞蹈团等将继续参加明年举办的北京大学生舞蹈节,我校将继续编创原创艺术作品,进一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附获奖名单:
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艺术团
民乐团 2016年北京大学生音乐节 民族室内乐 金奖
管乐团 2016年北京大学生音乐节 管乐 银奖
管弦乐团 2016年北京大学生音乐节 管弦乐 银奖
管乐团 2016年北京大学生音乐节 铜管五重奏 银奖
管弦乐团 2016年北京大学生音乐节 弦乐合奏 银奖
.jpg)
大学生艺术团民乐团在比赛中
.jpg)
大学生艺术团管弦乐团在比赛中
.jpg)
大学生艺术团管乐团在比赛中
.jpg)
大学生艺术团铜管五重奏在比赛中
.jpg)
大学生艺术团弦乐八重奏在比赛中
.jpg)
艺术团合影